政策解读:“3012”打造聊城企业开办新名片
时间:2019-11-06 09:17:03
字号:

解读文件链接:关于印发《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聊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制度的创新实践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放管服”改革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和革命,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奇葩证明”等问题,力除烦苛之弊,大兴便民之举,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政府结构性政策改革。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又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通知》(国市监注〔2019〕79号),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提升办理企业开办事项的实际体验。聊城市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并实践企业开办“三零”服务和“一窗受理”,最大限度的优化企业开办指标。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国务院加快部署“放管服”改革工作,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放管服”改革提出“六个一”,即“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最大限度的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聊城市聚焦工作短板,实施流程再造,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三零服务”和“一窗受理”。通过智能化手段和帮办代办人员的主动服务,助力企业开办“零材料”提交;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实现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助推“零成本”开办;市、县、乡(镇)、村四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机制的建设和政银合作登记模式的推进实现企业开办全链条帮办代办的“零距离”服务;以“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为契机,实现企业开办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环节办理、一套材料申请、一次办好和“两小时办结”的目标,打造聊城企业开办“三零一二”品牌。

【正文】

  一、背景与意义

  企业开办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内容。聊城市为深入贯彻落实201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的部署,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市监注〔2019〕7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83号)要求,结合我市企业开办存在的环节多、成本高、时限长等突出问题,深入调研、组织座谈,深挖根源,围绕优化企业开办指标,对标对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提出并实施企业开办“三零服务”,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通过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政银合作登记、印章刻制免费制度和企业开办一窗受理等举措,优化企业开办工作,着力打造最优最强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率近100%,企业开办实现了“零材料”、“零成本”开办和“零距离”服务,通过“一窗受理”压缩为一个环节、一个流程,正在做到“一次办好、两小时办结”的聊城模式。5月份以来,全市共登记企业21834户,较去年同期增长82%,减少申报材料304365件,节省办理时间219213个工作日,平均每户降低成本500元左右。

  二、做法与实践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企业开办工作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和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作为成员单位,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和优化企业开办工作。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和定期召开例会机制。企业开办牵头部门及成员单位切实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优化企业开办的体制机制,市行政审批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工作专班及成员单位定期研究优化企业开办指标,及时解决企业开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召开企业开办工作会议10余次。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提升企业开办服务质量的强大合力。

  (二)采取强力措施

  一是“一窗受理”助推流程再造。企业开办的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社保登记4个环节中的社保登记合并入营业执照办理环节,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实行“一窗受理”合并为一个环节,通过线上“一窗通”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材料在后台流转、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申请人一次性办结并领取营业执照、公章和发票。按照“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个流程、一个环节、一次提交、一次办好”的要求,实现企业开办“两小时办结”,打造聊城企业开办“三零一二”品牌。

  二是全程电子化登记助力“零材料”提交。强力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人仅凭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营业执照,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和网上纳税服务平台应用,凡能通过“一窗通”共享的信息,不再要求群众提交书面证明;在银行、社区、街道等便民网点设置自助服务一体机,自主申办营业执照和自助办理涉税事项等事宜;窗口人员主动服务,凡核验原件的,一律由审批人员自行复印,切实落实只核验不收件,实现境内自然人投资的企业开办“零材料”提交。

  三是免费印章制度推进“零成本”开办。全市新开办企业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全部实现印章(公章、法人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刻制免费,高新区还增配了合同专用章。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牵头会同公安部门通过定期招标的方式,确定进驻商事登记综合服务区提供现场即时刻制服务。企业开办实现从高成本开办到“零成本”开办。

  四是帮办代办促进企业开办“零距离”服务。持续深化和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帮办代办体系和机制,建立企业开办事前全方位引导、咨询,事中全链条帮办代办和事后全覆盖回访机制;强化“政银合作”银行网点帮办代办人员服务,为申请人提供涵盖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距离”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优化申领发票提速企业开办。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应用,在重点行业和有需求的纳税人中加大电子发票推行力度;深入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速审批,全面落实线上申请、线上核验,即时办结;企业只进行初次申领发票操作的,无需提供银行开户信息;确保“新办纳税人法定义务办理事项、首次领用发票前需办理事项、税控系统产品及发票申领”等事项即时办结;税控系统产品的购买费用和技术服务费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不计入企业开办成本,受理人员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提高申请人对开办成本内涵的知晓度。

  六是优化银行开户延伸服务链条。进一步优化作为企业开办后续服务的银行开户事项,持续推进“政银合作”银行网点代办模式,延伸企业开办服务链条;以中国银行移动终端进厅现场开户为引领,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及人民银行积极协调更多的商业银行移动终端进厅现场开户;各级行政审批局会同同级人民银行定期对商业银行开户收费信息进行公示、公告,建立信息动态调整机制,以入驻服务区和公示开户费用为抓手,倒逼商业银行实行新开办企业开户免费,探索全市新开办企业免费开户全覆盖。

  七是智能审批提高开办便利度。强力推行通过“一窗通”系统申请企业开办业务,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全程电子化率达100%;不断提高政务大厅设施服务效能,市、县、乡三级审批大厅(中心)、政银合作代办网点均须配备自助申报打证一体机,方便申请人“网上办、就近办、随时办、快捷办”;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务必完成 “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设置,大力推进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境内自然人独资公司实行无纸化申请,探索智能自动审批,即时领取营业执照,切实提高企业开办效率。

  三、成效与收获

  改革不停步,成效迈大步。通过实施“三零”服务,企业开办提速措施迅速落地见效,聊城市迈入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个流程、一套材料、一个环节、一次办好”的“六个一”时代,审批效能全面提速,审批服务全面升级,“两小时办结”打造了“审批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新名片。

  (一)实现企业开办“三零”服务。通过窗口人员主动服务和帮办代办人员的“保姆式”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的“零材料”提交;通过印章刻制免费制度,实现企业开办的“零成本”;通过市、县、乡(镇)、村四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联动服务机制建设和政银合作登记的稳步推进,实现企业开办“零距离”服务,大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二)打造聊城企业开办“三零一二”品牌。以帮办代办全流程贴心服务为引领,以线下“一窗受理”和线上“一窗通”系统为载体,将企业开办环节整合精简为一个环节,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填报、一次提交、一套材料、一个流程、一个环节、一次办好”的“六个一”工程和“两小时办结”,打造了聊城企业开办“三零一二”品牌。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实施企业开办“三零服务”和全程代办、一窗受理,企业开办材料从13.94件到“零材料”,从11.04个工作日到两小时办结,从高成本开办到“零成本”开办,从自主登记到贴心全流程帮办代办,无缝隙的“零距离”服务。目前,全市平均全程电子化率达95%以上;政银合作工作稳步推进,部分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极大的激发了投资热情。5月份以来,全市新增企业19003户,较去年同期增长82.1%,减少申报材料264901件,节省办理时间199532个工作日,平均每户降低成本400余元,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