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聊城先后出台《聊城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聊城市行政检查管理暂行办法》《行政执法领域市场主体合法合规经营指南》等规定,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法治保障。
“人民群期待更安定的环境、更公平的正义、更有温度的法治,这也是法治为民的落脚点。”聊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国强表示,聊城市司法局创新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各领域全过程,多谋为民之策、多施利民之举、多行便民之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冷暖,筑牢“立法”之基
聊城以12345市民热线集中反映的问题为突破口,及时开展相应立法,让立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针对这一领域的突出问题,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进行研究。随后,市市场监管局研究起草了《聊城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草案)》,并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规范。该《条例》已于2023年5月1日起施,着力解决预付消费领域存在的虚假承诺、不守诚信、携款“跑路”等问题,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
为探索适老立法,聊城在全国首创性出台了《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2023年5月1日起施行),以立法“小切口”,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民生“大忧愁”,让失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聚焦公众关切,撑起“护航”大伞
从2023年10月25日起,冠县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多了一块印有二维码的牌子,牌子上“执法扫码,无事不扰”八个字分外醒目。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地干事,自当日起,冠县纪委监委、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和县司法局联合开展“入企执法扫码”专项行动,县经济开发区辖区内64家规模以上企业成为第一批试点。
在试点企业的大门、车间门口等醒目位置均张贴“入企执法二维码”,凡该县涉企执法部门入企检查一律扫码,入企一次扫一次,当场填写执法单位、带队人员、入企时间、入企事由、检查结果等事项,如需行政处罚,应事后通过扫描涉企行政处罚结果录入码及时补录处罚结果。
“门口的二维码就是企业的‘护身符’,不仅会将多重执法、随意执法等行为挡在门外,更会唤起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企业家的精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山东百佳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姜绍东说。
近年来,聊城出台《聊城市行政检查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8月9日),从基本原则、制度确立、依法实施、权益保障、责任追究等方面对行政检查行为进行了规范,为彻底解决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问题提供了依据支撑。
2023年,为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聊城市组织开展了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行政检查次数比上年下降18.2%,联合检查比上年上升64.6%,全市“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受益市场主体增长7.6倍,不罚轻罚金额增长5.6倍,涉企执法更加精准高效,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透明,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我们将依法果断向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亮剑’,让行政执法‘有权不能任性’,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与日俱增。”杨国强说。
聚焦和谐稳定,搭建“解纷”桥梁
“感谢你们高效专业的调解服务。我人在外地,只通过一个电话,就帮助我公司解决了大麻烦,让我们能够安心从事生产经营!”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晶晶在电话中向人民调解员表示感谢。日前,在东昌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涉企登记纠纷”调解工作室,一起企业名称侵权纠纷成功化解。
为高效规范化解涉企登记纠纷,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东昌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法治思维,在区司法局协同指导下,于2024年5月底成立山东省首家“涉企登记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将涉企登记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为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调解成功的案例,在聊城不胜枚举 ,这得益于新时代“枫桥经验”厚植聊城,更得益于“有事来聊”人民调解的新机制。
在聊城,“有事来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生品牌。聊城市司法局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城市名称和调解特点等元素,创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为民人民调解品牌“有事来聊”,建立联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融合的工作格局,实现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快速分流、及时处理,优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彰显多元调解优势、
展现司法行政担当,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本土特色的调解新路径。
“我们将持之以恒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以工作实绩检验法治为民‘底色’,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城市竞争的灵魂、党员干部的自觉、人民群众的信仰。”杨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