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闫友亮就“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解读并答记者问
字号:
大 中 小12月2日,聊城市新闻办公室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新闻行政审批系统专场,请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闫友亮,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瑛,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调研员冯磊,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刘磊,介绍全市行政审批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党史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践行“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措并举了解群众需求,通过联系群众“大走访”,深化堵点问题“大排查”,推进审批效率“大提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深落细落实。
一、立足职责,谋划实事项目
把本职岗位作为“办实事”的“主阵地”,强化公仆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实施“便民利企九项行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把岗位建功和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相结合,以“岗位建功”为主体、“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办实事”格局。结合开展“三遍访”,依托“万名干部下基层”、“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社区“双报到”、“文明单位帮包社区”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文明窗口行业中当先锋作表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机关党组织先后与7个城乡社区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组建两批次“民情书记”服务队,先后对东阿县铜城街道、东昌府区古楼街道辖区企业开展“三遍访”,遍访企业7500余家;先后选派两名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两名同志参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有一名驻村书记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记三等功,另有一位同志所在的工作组受到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二、畅通渠道,察访民情民意
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畅通民情民意反馈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持续做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畅通评价渠道,广泛发动和主动邀请办事群众评价服务。在综合运用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市民热线”、“吐槽找茬窗口”、“政务服务网上监督评议”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进行“满意度电话回访”,今年已累计成功回访11000余件次。完善投诉受理制度,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开通“监督评议”窗口,构建线上线下相配套的投诉受理机制,着力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三、分析数据,梳理堵点问题
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回头看”,深入排查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找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制定印发了《科室、进驻窗口问题清单》,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完善《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责任传递、压力传导机制,强化各责任科室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在市县两级行政审批系统“一把手”走流程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驻政务服务大厅部门“一把手”走流程、“一把手两换位三体验四提升”活动,开展了“‘一把手’走流程‘回头看’”,针对“走流程”发现的问题,分别编制了《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到人。
四、多措并举,推进效率提升
流程再造、制度创新,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在市场准入审批、工程建设审批、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等三个领域推进审批制度创新;深化“一业一证”改革、优化“一链办理”服务、试点证照“三联办”和深化简易注销改革、加快“市域通办”“跨省通办”,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深化无差别“一窗受理”、持续打造“水城帮办”服务品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丰富服务品牌内涵、释放服务品牌效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行政审批全过程,发挥审批窗口直接面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改进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只进一扇门”,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入驻率达99.51%,与11个省的28个市、县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与省内15市的60个县级行政审批局签订“全省通办”合作协议。推进“最多跑一次”,建立市县两级“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推进“一网通办”,推出“不见面审批”事项110个,做到了75类700余项电子证照的同步制发,“电子两证”在市县两级8000余项政务事项线上线下场景中广泛应用。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78%,可全程网办率达到98.70%,承诺办结时限平均为2.56天,即办件占比达到93.79%。
二是深化市场准入领域改革攻坚。承接五项省级改革试点,持续深化企业开办“4012”品牌内涵。2021年以来,全市为26000余家企业赠送印章13余万枚,免费发放1.3万余套税务Ukey,提供免费寄递8000余件次、公益法律服务500余次,累计节省企业成本1500余万元。
三是深化工程建设审批领域改革攻坚。全面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条件,审批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再压减30%以上。推行“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联验即发证”,全市32批次房地产项目,1.5万户群众从中受益。选取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做为试点,下放村民按户在宅基地上建房的乡村建设许可,推动审批事项向基层“下沉”、向办事群众“靠近”。
四是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攻坚。扎实推进“双全双百”工程,大力推进关联事项集成,梳理细化服务场景49个。强化审管互动,编制公布了涵盖182项审管分离事项的审管职责边界清单,进一步解决准入不准营、批后无监管问题。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扎实开展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统一服务质量、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程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不断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五、固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从群众最直接的需求出发,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简路径”;坚持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快速度”;坚持以群众视角思考改革、谋划改革,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优流程”;坚持始终关注群众企业真实感受,打造企业群众办事“最诚服务”,不断总结整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出台工作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建立长效机制24个。我市企业开办“一件事”实践入选国家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列入优秀创新案例;《市场主体退出聊城实践》和《聊城市推进“极简审批”聚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入选省委改革办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并上报中央改革办。9月8日、11月28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高唐县市场准入四级通办纵深改革、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先进做法,10月份,山东省企业开办和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创新研讨现场会、山东省登记注册和行政许可业务培训现场会相继在聊城召开,聊城市企业开办、证照“三联办”、“一业一证”、证照分离改革等先进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答记者问一:
2020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一年多的时间,聊城市在推进这项改革中做出了哪些新工作、取得哪些新成效?
2020年4月我市从民生需求入手,积极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构建了新建商品房完成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后15个工作日内达到可办理分户产权登记条件的“2315”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购房业主“一手拿钥匙,一手拿房产证”。该项创新工作一经实施即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并为2020年9月全省推广“交房即办证”服务模式打造了聊城模板。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经从试点先行做到了全域推开,推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结合实际,健全架构。2020年初市工改领导小组延长改革链条,先后印发《聊城市城市规划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聊城市关于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提升完善联合验收,打通实现“交房即办证”的基础工作。同步建立了聊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联合验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联合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2020年4月至今,全市共办理32批次房地产“交房即办证”实例,1.5万余户群众从中受益。
二是巩固成果,拓展应用。今年以来,结合我市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拓展了“交房即办证”改革的适用范围,一方面住宅小区再加红利,推行地下非人防车位办理预售许可,自5月实施以来,共为我市近1.2万个地下非人防车位办理了预售手续,为后续不动产登记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商业办公用房“交房即办证”实现突破,聊城市周公河农产品商贸城北环四区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备案具备交房条件后,从取得不动产登记证书并同步进行抵押登记办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两个小时,极大的节省了商业购房业主的时间成本,为通过房产快速融资提供了保证;再次,应用于工业项目领域,强化了验收与登记的结合,实施工业项目“联验即发证”建成即使用模式,在取得联合验收意见告知书后即可同步办理不动产登记,加快了项目达产见效速度。
三是流程再造,全面提速。聊城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得益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良好的基础。我市自2019年,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构建了“一门、一窗、一厅、一码、一链、一平台”的“六一集成”审批体系,极大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今年以来,我市从企业和群众办事视角出发,坚持“一事思维”,将工程建设领域自立项至竣工验收全过程办理事项通盘再造,23个高频事项纳入“一站式”场景化办理清单,累计减少申报材料62份,合并、精简审查环节33个,实现时效、质效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40%以上。
以改促变、以变促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是三驾齐驱、审管互动。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审管互动,通过厘清审管职责,发挥线下全程协同、线上数据赋能、信用监管加成,实现审批部门负责审批、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执法部门做好执法“三驾马车”齐驱并进,随时、随处“在一起”审管联动新模式。
二是化繁为简,测验合一。创新建设工程联合验收模式,将原来多个主体各自独立组织实施的专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转变为“线上申请、统一受理、限时验收、集中反馈”的联合模式,时限控制在15个工作日以内,将综合验收备案压缩为即办件。通过聊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多测合一”成果共享。建立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实现8大类40项登记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随时随地办。
三是群众得利、市场规范。对于购买新建商品房的业主来说,解决了新建商品房住权与产权脱节的矛盾。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比以往更加重视楼盘质量和售后服务,规范工程建设,合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促进了全市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答记者问二:
聊城市是“点菜单”式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请问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聊城市试点单位,在“点菜单”式改革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8月份承接“点菜单”式改革试点,以此为契机,通过推进“点菜单”式改革,聊城市行政审批局分析群众所提意见建议,推出改革举措9项,与市大数据局联合开辟的银发绿色通道相关做法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解决市场主体推出难的实践上报中央改革办,实现了体制机制、工作部署、工作作风“三个提升”。
一、拓展反馈渠道,群众“点菜”更方便。重点征集关于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听取企业群众需求。一是设立线上服务专区。在山东政务服务网(聊城站)新增“点菜单”式服务专区,上线34个高频事项,细分成13道“招牌菜”、9道“特色菜”、14道“大众菜”,每个事项设置“我要看”“我要办”“提建议”3个按钮,办事群众可以“一键”查询指南、线上申报或提出建议。二是收集窗口。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安排专人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在窗口摆放“金点子”卡片,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三是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今年8月,聊城市行政审批局主动邀请10家企业(协会)的11名代表,收集到关于具体业务办理的改进建议12条,同时了解到一些其他地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拓宽了思路眼界。四是扎实做好办件回访。结合全市“三遍访”活动,遍访近年来到大厅办理过业务的企业,深入村居社区了解群众需求,认真承办12345市民热线,每月进行群众满意度电话回访1000余条。
二、开展分析论证,部门“做菜”更对口。一是梳理汇总问题。汇总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重点关注其中出现频次高的、关系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形成需求清单。二是分析评估论证。定期组织各科室召开“点菜单”式改革推进会,聚焦需求清单中的问题,分析改革可行性,认真摸排风险点,避免改革措施逾越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底线,先期预判改革后可能出现的情形,逐条形成论证意见,制定论证清单,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宣传栏、市行政审批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再次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三是积极实践推进。深入推进“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对改进后的政策举措,组织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以办事群众的身份体验一遍,以窗口办事人员的身份走一圈流程,结合群众反馈与体验后的直观感受,确保改革政策举措更加科学、便利、精准。
三、坚持举一反三,部门“上菜”更用心。通过推进“点菜单”式改革,聊城市行政审批局推出的改革举措惠及经济民生多个领域。针对老年群体反映较多的没有智能手机调用健康码不便的问题,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开通了银发绿色通道,通过比对人脸信息显示健康码的方式优化了老年人进厅办事体验。针对群众反映的企业注销难问题,持续升级服务链条,深化简易注销改革,注销所需材料、时限、环节同比压减80%、100%、85%,相关做法入选《山东省地方改革案例》。针对企业反映的项目核准等事项办理时限长的问题,充分用好“投资项目会客厅”机制,加强联审联办及“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开发线上会客厅功能,企业在线上填写项目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专属审批清单,工建项目审批效率大大提升。此外,对于群众反映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申请材料材料变动大的问题,梳理制作了5类19项常见问题的标准化材料模板,与空白表单一同制作成二维码,申请人扫码后“一看就明白、一看就会填”;通过录制视频操作指南、编制《企业开办一本通》资料等方式,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窗通”系统上新模块不会用的问题。
答记者问三:
9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了高唐县在市场准入四级通办纵深改革中的先进做法。请问,高唐县在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改革、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改革。
通过建立市、县、镇(街)、社区(村)四级协同、联动审批业务运作机制,推进企业登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跨区域通办”。围绕省“双全双百”工程中的重点领域,提供咨询、申请、受理等全过程帮办服务。依托全程电子化消除地域界限,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三联办理、一链办理、一业一证等事项“四级通办”。截至11月30日,镇街、社区共办理联办业务1921件,占全县办件量的61%。
一是整合事项“一窗办”。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营业执照及后置许可按行业进行整合,形成53项联办清单,下放至镇街、社区便民中心受理。借助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体大厅,设置综合办理专窗,实现“一窗通办”。
二是重构环节下沉服务。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市、县、镇街、社区(村)”四级协同运作模式,即镇(街)、社区(村)接收信息—线上提交申请—县、市审批部门核准—镇街、社区发证,做到了“审批权属不变、事项就近快办”。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申请、远程勘察、并联审批、当地出证,办理时限平均缩短50%以上。
三是设立专业服务队伍。优选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加入帮代办队伍,主动搭建“贴心零距离”服务平台,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的“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加强业务培训,拓展服务范围。在登记关口“事先告知”经营常见问题,为企业提供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的指导。
“四级通办”改革通过服务窗口前移,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围绕市场痛点、企业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流程再造、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