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专场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闫友亮答记者问
字号:
大 中 小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聊城专场,围绕“塑造优势 加快崛起 奋力谱写聊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晚报记者:山东省提出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改革举措,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加快流程再造,请问聊城市在这方面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闫友亮: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们聊城市营商环境的关心关注。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最”字大文章,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2020年,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列“好”等次。
一、最简便:办事“进一门”、受理“一扇窗”
我市从群众最直接的需求出发,持续推进“一门办理”“一窗受理”,打造办事“最简路径”。
一是推进更多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一门办理”。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197项市级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探索“智能审批”模式,实现申请材料自动核验、事项“即时审批”。
二是推进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开展“一窗受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立“一窗受理”服务标准体系,创新服务、提高效能。创新推进“市域通办”,构建“大一窗”格局,让企业群众在任一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办事最简“一个环节”。
二、最快捷:开办“20分钟内”、交房即办证
我市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建筑许可等领域流程再造,打造办事“最快速度”。
一是挑战“20分钟内办结”标杆,突显聊城速度。全力打造企业开办“零材料提交、零成本开办、零距离服务、零见面审批”、一个环节办理、20分钟内办结的企业开办“4012”模式,跑出全国最高速,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5000余万元。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主体商事登记“四级通办”,市场主体活力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相关经验做法。多措并举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能,《从流程上解决市场主体退出难的聊城实践》上报中央改革办。
二是叫板省内空白,首推“交房即办证”。创新实施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码管全程的建设周期信息全景图,工程建设项目“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实现社会投资项目6小时内多证齐发,打造极简极快审批模式。推广“交房即办证”改革,实现交房1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不动产权证,全市31批次房地产项目,1.4万余户群众从中受益。
三、最优化:一件事一次办、审管互动效能双提升
我市坚持以群众视角谋划改革,破解“一件事多次办”等问题,打造办事“最优流程”。
一是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扎实开展“双全双百”工程,梳理企业开办、准营、变更、迁移、退出,及投资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一件事”实施细则,同步优化一张表单及流程图,为企业提供集成服务。
二是持续加强审管互动。建立审管互动机制,出台《聊城市强化审管互动工作办法》,促进审批、监管效能双提升,进一步解决准入不准营、批后无监管问题。去年12月,相关做法被国务院简报专题推介。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批示“总结、推广、完善、宣传”。
四、最诚意:全程“水城帮”、服务“请您评”
我市通过完善帮办代办、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增强群众获得感,打造办事“最诚服务”。
一是打造“水城帮办”品牌。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配齐配强服务队伍,为群众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开通“银发绿色通道”,核验老年人健康码信息上万余次。推进“点菜单”式改革,群众“点菜”提建议,精准发力促改革。
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通过市民热线、“吐槽找茬”、“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途径,对政务服务进行全方位评价,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下一步,聊城市将持续深化流程再造、制度创新,为促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奋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